不幸是自己选择的
原因论与目的论
关于人能否改变,青年以自己朋友的经历作为例子:
朋友常年闭门不出,因为他对于走出外面有一种恐惧,一踏出房门就会全身颤抖、心悸。但事实上他自己是很想做出改变,使自己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根据这个情况,青年认为人很难改变自己。而哲人的观点于此相反,哲人认为,人可以改变自己并且获得幸福,无一例外,而且异常简单。接着引导出两种对立的理解:
- 原因论:认为现在或者未来是由过去决定,而且无法改变
- 目的论:人们通常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自行做出选择(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思想)
在这个例子中,青年认为朋友这种自闭的行为应该是因为受到过去某些心灵创伤的影响,是为原因论;而哲人则认为青年的朋友是因为自己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和恐慌的情绪,是为目的论。
哲人的观点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他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而且阿德勒心理学是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里并不是说过去的经历比如童年阴影等对人格的形成毫无影响,只是说这些经历本身决定不了什么,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它们)。
对于青年的朋友的情况,哲人进一步给出的解释是:他是为了达到受到父母的关心这个目的而选择闭门不出。把自己关在屋内会让父母担心,进而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与照顾。而一旦自己踏出房间,他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普通,这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青年无法接受,再举一例:
自己在咖啡店看书时,身边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自己新买的昂贵的衣服上,青年当即大发雷霆。
青年认为自己当时愤怒的情绪是不假思索的,完全就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导致的,这只有原因论才能说得通。而哲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不是因为生气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情绪。他认为青年最终目的是让服务员向自己屈服(道歉或赔偿)。其实即使不发脾气,而是好好讲道理,也能达到一样的结果。而青年只是觉得讲道理太麻烦了,所以采取了更为直接了当的手段(大发雷霆)。
青年反驳道自己并没有思考这么多,愤怒完全是一种突发式的感情!
关于这点,哲人完全认同:愤怒确实是一种瞬间的感情,但是它是可收可放的。并且也举例印证自己的说法:
母亲和女儿正大声争吵,突然电话铃响了,在拿起电话的时候母亲还带着一丝怒气,但得知对方是女儿的班主任时,母亲的语气瞬间缓和,在跟班主任交谈结束挂了电话之后,母亲马上又勃然大怒,大声训斥女儿。
青年觉得哲人有点虚无主义了,认为他否定了人类的感情。然而哲人并没有否定人类的感情,他只是在表达我们的行动不应该受到感情的支配这一思想。就像 18° 的恒温井水,夏天饮用跟冬天饮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或看待所发生的事,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愤怒可分为个人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它们不属于同一类型。私愤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持续,而且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如果一味认定过去决定一切且无法改变的话,不仅仅会让我们觉得生命是痛苦的,而且还会陷入对世界的绝望。因此原因论还是变相的决定论,它才是真正的虚无主义。
关于改变
青年开始倾诉自己的苦恼:
青年有位朋友非常健谈,而且深受他人喜欢,非常善于融入新环境。而自己跟他恰恰相反。
青年希望自己变得跟他这位朋友一样开朗,但他认为这是由性格决定的,而性格是无法改变的。
对此,哲人告诉他说你不一定要变成别人,做自己就好。听起来很空是吧,更进一步的理解就是:若是你此刻感觉不幸福,虽然你不一定要拿跟你相比起来要幸福的人来做对比进而希望自己变成他,但是你也不能止步于现状,而是要想办法向前迈进。引用阿德勒的话就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哲人认为人之所以过得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这完全把青年搞迷糊了。哲人搬出苏格拉底的悖论——无人想作恶,进而对“选择”做出解释:
在希腊语中,”善“字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是”有好处“的意思;相对的,”恶“只是”无好处“的意思。人们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对其本人来说,这是”善“(指有好处,而非道德意义上的善)的行动。因此,没有人想要去做”恶“(指无好处,而非道德意义上的恶)。
接着,哲人告诉青年说你亲手选择了“不幸”并不是因为自己处于不幸的环境,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跟青年一样,我也无法马上理解这句话。但继续往下看,其合理性会慢慢浮现。
生活方式指的是一种如何看世界,以及如何看自己的认知态度,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解释:
- 狭义:可以理解为性格。
- 广义:代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这样一来,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是悲观的,就可以解释为这个人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所以问题不在于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不可以改变,但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可以改变的。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但这种主动选择通常是无意识的,很多外部因素(比如家庭成长社会环境等)会影响选择的结果,而且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大约在人 10 岁左右就会形成自身的生活方式。
了解了生活方式之后,接下来要做出何种行为就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了:
- 继续选择跟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
- 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青年还是觉得这类说法很虚,这种事情并不是说改变就能马上改变的。哲人马上又说了一句让他摸不着头脑的话: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青年立马反驳:应该是恰恰相反才对,我内心是真的很想做出改变。
哲人不慌不忙,列出两种选择:
- 让自己保持现状,能熟练并且已经习惯于在这种状态下处理平时日常的问题,即使遇到点意外想想办法也能对付过去。
- 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就无法预料自己未来会面对什么事情,以及会有什么风险。生活充满不安,可能一个更痛苦不幸的生活正在等着自己。
接着哲人对青年说:也许现状确实是有些不自在,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比做出改变要更轻松对吧。也就是说,即使人们对现状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有安全感(到这里也就能慢慢理解前面的 [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这句话了)。
这是一种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的心理,缺的并不是环境或者能力,而是勇气,一种获得幸福的勇气。
因此要做出改变,首先要摈弃现有生活方式的决心,少停留在 ”如果。。。我也能。。。” 这类幻想的层面。不要过于担心行动的结果,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行动本身,行动的结果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是的,梦也许会破灭,但是,如果内心告诉自己应该去做,且觉得有意义,但却不断地被各种“不能做的理由”影响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把生活过得太复杂了。
过去的事情决定不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此时此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