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感觉的建立与当下的意义
青年跟哲人诉苦自己会经常感觉自我意识过剩,比如不敢在人前发言:
- 担心问题过于愚蠢或低级而被嘲笑
- 担心发表的意见离题
- 担心说话结巴
- ...
共同体感觉的建立
而如果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能真正做到无拘无束。因此,他的问题只是无法做到在别人面前展示本真的自己。这一小小的示例引导出建立共同体感觉的具体实施方案:
- 自我接纳
- 他者信赖
- 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首先要明确区分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前者很容易导致产生优越情结,是一种对自己明显做不到的事情却依然暗示自己可以做到的想法。而自我接纳则是能够坦然接受“现在还做不到的自己”,然后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就学生而言,就算考试成绩差也没有关系,只要下定下次要比这次好的决心以及为此做出努力即可。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点,而每个人又有优越性追求,要积极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设法去改进。换个词来说,这种心态就叫做——肯定性达观。
他者信赖
”相信“一词又有信用和信赖之分。前者通常带有附加条件(比如找银行贷款需要有等价的抵押),而信赖则是指无条件相信他人。
哲人提倡他者信赖。青年极为不解,他并不相信性善说,无条件相信所有人容易遭受欺骗、背叛与被利用。
哲人进一步解释,并不需要信赖所有人,而只对你想要搞好人际关系的人做到他者信赖。如果你不想与某人有联系,那就用剪刀彻底剪断关系。
青年还是不认同这种“宗教家”式的说教,如果想与某个人建立联系,并且无条件地信任对方,相处过程中也不计回报、慷慨解囊,但最终却遭其背叛,该如何承受这些伤痛呢?
哲人给出的回答是,该悲伤时尽管悲伤就好了,如果因为害怕会受伤而不敢付诸行动,那永远无法跟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没错,关系浅的话,破裂时产生的痛苦就小,但这种关系存在的时候产生的快乐也小;通过他者信赖使关系进一步加深之后,所带来的快乐也会增加,当然,关系破裂时产生的痛苦会更大。信赖的反面是怀疑,用怀疑的心态去处理人际关系,是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的,无论是恋爱还是交友。
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就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做出贡献。要注意其跟自我牺牲的区别,他者贡献并不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相反,它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
工作也是他者贡献的一个例子,工作有两大目的:
- 赚钱
- 参与共同体,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很多富豪已经拥有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但他们中也有不少人依然在为工作劳碌,或者参与慈善活动。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可以体会到自我价值,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的行动。
青年觉得工作虽然有贡献的一面,但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财富、权力、名誉或地位)。
哲人又举一例:
晚饭结束后,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丈夫在客厅看电视,只有妻子在收拾餐桌。
这时妻子可能有两种心理:
- 即使家人没有帮忙或感激自己,也应该去收拾餐具并在内心想到:我对家人有用。
- 非常焦躁地收拾餐具,内心的想法是:为什么不来帮我?为什么只有我干?
如果是焦躁地收拾餐桌,不仅自己会感到心烦,别人也不会愿意靠近。而如果是保持好心情去洗餐具(甚至哼着歌),也许能营造出一种让别人觉得容易靠近甚至帮忙的氛围。正是因为能够把家人看作伙伴,所以才会有奉献精神。
青年若有所思,并承认自己目前确实还缺乏自我接纳以及他者信赖的勇气,但他认为自己不敢勇敢地迈出这一步,除了自己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外部原因,比如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地指责、攻击自己的人。
哲人表示,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但是,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有一点绝对不可以搞错:任何情况下都只有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即在使用以下语句之前,需要再三斟酌:
- 大家都讨厌自己
- 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
- 一切都不对
- ...
这种仅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犹太教义里面有类似这样一段话:10 个人里面一定会有一个人讨厌你,而你也不喜欢他。这 10 个人中也会有 2 个人能够成为与你相互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 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把焦点放在什么样的人身上,完全可以由自己做出选择。
当下的意义
青年继续请教哲人:幸福是什么?
幸福即贡献感
哲人回答:幸福即贡献感。是否真正做出贡献,从客观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因此,进行他者贡献的时候,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青年根据前面讨论的”只要存在,就有价值“的话题继续追问:那岂不是所有的人都幸福吗?
哲人纠正道: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这并不等价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能够获得贡献感。而常见的获得贡献感的手段是认可欲求。
青年感觉自己发现哲人的话中出现漏洞了,因为根据前面的讨论,哲人的观点是否定认可欲求的。
哲人解释,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是没有自由的,而幸福需要以自由为前提。
青年认为哲人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希望听到一些具有实现性的答复,比如:
- 获得社会性的成功
- 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
- 创作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 ...
特殊与普通
优越性追求是人类普遍性的欲求,而当目标定得太高导致无法实现的时候,人们可能转而会”希望自己特别差劲“(比如孩子逃学、自残、闭门不出),其目的是想要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的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人们想要成为“特别”,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如果做不到特别优秀,他们就可能会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甘于平凡的勇气”。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青年认为甘于普通会使人懒惰,他认为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哲人以登山举例,如果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这一目标而登山,那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这相当于把人生理解成一条线,线一样的人生就是类似考上好的大学、进好的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而真正的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而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可能。
青年并不认同哲人的说法,很多人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才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哲人的说法相当于在否定努力。
当下
哲人并不是在否定努力,梦想成为小提琴手的人应该专注于眼前的乐曲,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首曲子的这一个小节、这一个音上面。他们最终也许能成为优秀的小提琴家,也许会出现其他不一样的结果,但那不重要,只要此时此刻过得充实就已经足够,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停留在原地,但是,也并不存在目的地。
青年觉得这种没有目的地的人生存在太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人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 潜在性的人生
- 现实性的人生
潜在性的人生可以用一般性的运动去理解:即设定起点与终点,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最好尽可能高效而快速。而现实性的人生则指的是: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
以旅行举例,假设要去埃及旅行,如果你的想法是:尽快到达埃及金字塔,打卡,然后以最短距离返回,这就是潜在性的人生,并且这也不能称为旅行。而现实性的人生是指,在你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旅行就已经开始。前往目的地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即使中途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到达目的地,也不算旅行失败。
现实性的人生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一种逍遥主义或享乐主义,而是希望人们能够聚焦当下,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并且不要把过去或未来看得太重要。今天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你去完成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并不是说不能给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与计划,而是要小心掉进以目标和计划为借口去拖延人生的陷阱。拖延人生的心理就是:我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时机一到就去做,现在只是准备和隐忍阶段。这种心理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枯燥且单调,以后回看过去,又充满遗憾。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有一个模糊的方向也可以,重要的是认真对待每一刻。尽管最终可能没有按已定的方向走,但也一定会有别的收获。
青年不禁陷入沉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意义的人生,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我们居住的世界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战乱和天灾。在这些悲剧发生之后,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回顾过去以及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意义并不大,我们应该更侧重于思考今后能做的是什么。
青年感到茫然,要怎样做才能走向自由之路呢?
人在选择自由的时候有时的确会陷入茫然,对此,阿德勒提出引导之星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只要朝着这个指针的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这颗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有人说想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从学习、实践,直至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需要“自身年龄一半”的时间(如果开始学习阿德勒心理学时你的年龄是 20 岁,那么你需要到 30 岁才能学会;如果你已经 40 岁,那需要到 60 岁才能学会)。所以想要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需要慢慢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急不来。而且在这方面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具有优势。